【金耳簡介】
金耳又名黃金耳、腦耳。子實體金黃色,似腦溝回狀。金耳氣味清香、食味鮮美,是食、藥、美容兼用菌,含有豐富的金耳多糖,還有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磷、硫、錳、鐵、鎂、鈣、鉀等微量元素,及對人體有益的類胡蘿卜素、核黃素、煙酸等活性物質。
【營養價值】
金耳的營養價值遠優于其他膠質菌類,是一種營養滋補品和天然的美容佳品,被譽為“菌中燕窩”。
長期以來,因為金耳的生長環境特殊和生命活動特殊,金耳的產量一直很少,只能作為高級筳宴的佳肴,在古代,金耳還是皇宮的貢品。歷來與人參、鹿茸并列,曾被視為“補益身心”、“轉弱為強”、“延年益壽”的著名珍品。具有增強體質,化痰止咳、補中益氣、增加皮膚彈性的效果。
【原產地】
據中藥大辭典記載,金耳分布于西藏、四川、云南等地林區向陽避風谷的櫟樹腐木上。在我國能形成少量野生金耳生產的地區只有云南省滇西北鶴慶、麗江、劍川一帶。
【歷史記載】
北宋時期,著名文學家蘇東坡《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》一詩,就記述了他跟友人在山野中發現金耳一事。另外《本草綱目》、《中國藥用真菌》、《中國中藥大典宗旨》、《云南食用菌》對金耳的藥用價值均有詳細介紹。1972年日本總理大臣田中角榮訪華時,周總理曾將金耳列入國宴款待客人。香港中文大學張樹庭教授,在他的《健康食品菇類文化之研究及發展》一文中,把金耳作為名貴的食用蕈菌向世界介紹。